曾经盛极一时的AC米兰是怎么没落的?

走过120年,红黑军团正在耐心等待下一度崛起。

说来话长。

普遍观点里,2012年夏天是米兰走下坡路的开始。今年夏天接受采访之时,前俱乐部副主席加利亚尼都说,11-12赛季是米兰的拐点。这年米兰在夏窗把中卫蒂亚戈·席尔瓦和前锋伊布打包卖给了大巴黎,一前一后两大核心出走,标志是老贝正式开始收缩投资。这之后红黑军团在引援的量级就开始打折扣,类似伊布这样的重量级引援再没有出现,米兰的交易和引援对象,从当初G14的各路豪门转为热那亚之流的关系户。雄心没了,不求上进了,换来的结果是成绩的直线下滑——欧冠被阿森纳摩擦,被马竞教训,曾经意甲的欧冠代表,成了16强常客。到最后,欧冠也进不去了。

马尔蒂尼在07年的雅典捧起大耳杯,成为米兰最近一次在欧洲赛场的成就。

所以米兰的没落,其实就是从12年开始。

经济紧缩带来的竞技下滑

17年4月,老贝正式转让米兰给中资。

最直接的原因,是没钱。或者说,老贝不愿意再投钱。

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就说过,尽管老贝在自己的传记里标榜他“米兰球迷”的身份,但骨子来来说,利益比情感更能打动他的内心。他最初借用米兰打造了自己的电视台,又凭借投资米兰收拢的人心结成了自己的政党,最后成为了这个国家的总理。到了2012年,一切都走到拐点了。

经济危机带来的失业问题影响着意大利,也影响着他的政治口碑,更影响了他作为菲宁韦斯特集团老板的收益。从这一时期开始,他极少再和当初一样出现在圣西罗看台上,没时间,也没精力。

偶尔他会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去米兰内洛,和教练、球员们聊聊天,以老板和大家长的身份说明自己对球队的关心。但,钱是不投的了。

加利亚尼成为操持一切的管家,顶着副主席的名义行一把手之实。他能做的就是骑上他的自行车,利用他曾经担任意甲联盟主席和球队大管家积累的人脉去四处求援,但对象也只能限在热那亚之流的关系户身上,因为伊布和蒂亚戈被甩卖的原因,就是老板认为工资负担太重。所以顶级球星从这一时期,基本就和米兰无缘了。

管理夺权:芭芭拉和加利亚尼的宫斗戏

更大的问题在后头。

在经济上的紧缩之后,贝卢斯科尼的家族争斗戏又来了。他的子女们在是否卖掉米兰的问题上存在着明显分歧:经过专业管理学习的芭芭拉把米兰视为她大显身手,争夺财产的重要项目,而这和家族其他人的想法背道而驰。

老贝给了芭芭拉进入管理层的机会,让她和加利亚尼分权而治。但很明显的不妥是,急于利用米兰自证的芭芭拉缺乏经验,尤其是对俱乐部乃至足球体系的运作没有明确认识,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,她在此时和米兰球员帕托公然出双入对,让人怀疑她是否真的将运营和管理俱乐部作为第一要义。也正是因为她和帕托之间的关系问题,直接导致了加利亚尼本已谈妥的特维斯转会交易被迫流产,这给俱乐部带来了人员和经济层面的双重损失。

当然公主主政期间也干过实事,比如主持将米兰总部从图拉蒂大街3号搬迁,也就是现在的casa milan。事是好事,但就当时日薄西山的米兰来说,这是旁枝末节了。

所以米兰为啥没落?说到底很简单,管理失当,投资失败,老贝没有意愿也没有兴趣再投资。意甲的环境有碍不假,但归根结底,是贝卢斯科尼执掌的时代逐步走向了尾声。当然必须要说的是,老贝不想投资无可厚非,就如莫拉蒂当初放弃掌控国米一样,这都是个人选择。只是对于米兰来说,那个曾经属于意甲和米兰的时代,很难再回得去了。

返回顶部